中国肺癌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患上肺癌该怎么办大夫不一样的手术治疗方式多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肝癌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肝癌手术切除被公认是肝癌治疗安全有效的首选。

但术后高复发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复发源于原发性肿瘤通过微观血管侵犯和外周扩散,微血管侵犯和外周扩散被认为是与预后不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针对于此,外科学界一直再探索寻求更有效的切除方法。

一、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提出

系统性肝切除被认为能更有效根除肝癌的肝内转移。系统性肝切除即切除肿瘤相关门静脉分支的肝段,亦称为解剖性肝切除术。

相反,大多数外科医生更倾向于留下这个功能单元的较大部分薄壁组织,例如非解剖性肝切除,重点是保留≥1cm无肿瘤边缘,以减少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与肝硬化。

解剖性肝段切除是基于Couinaud肝脏分段法,把肝脏分为8个功能独立的段,每一段都有配套的流入血流、流出血管和胆管,各段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分支,各段的周边有肝静脉的分支。

理论上,根据肝段的解剖性切除能够清除沿门静脉转移的微小病灶,从而减少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二、肝癌的血供和转移特点

肝癌的血供特点包括:

肿瘤血供以肝动脉为主,但大多数具有双重血供;

肿瘤微血管结构表现不一;

肿瘤结节的周围有许多门脉小分支,一端与肝窦相通,一端进入肿瘤内;

大多数门静脉分支进入肿瘤内并与肿瘤血管丛相通。

在肿瘤生长不同阶段,门静脉和肝动脉血供比例不同,早期瘤体内以门静脉供血为主,随着肿瘤生长,静脉血供逐渐分布于肿瘤边缘,瘤体中心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癌细胞常沿着门静脉播散,在肝内蔓延和转移,形成转移癌结节,这是肝癌早期肝内扩散转移的最主要方式。

基于以上肿瘤的血供和转移特点,肝癌的早期转移中主体肿瘤和转移卫星灶往往位于同一肝段,因此解剖性肝切除术能清除更多的微小转移灶,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术后无瘤生存和长期生存期。

三、解剖性肝段切除的优点

肝肿瘤手术切除目的是有效保证主体肿瘤和转移卫星灶切缘无瘤和安全,确保术后残余肝脏足够。

通过术前精准评估,解剖性肝段切除可满足以上两条。其优点有:

根据肿瘤转移特点把肝段切除,可减少术后复发;

段与段之间的界面相对无大的血管和胆管,因此切除过程中断面出血少,减少术后出血和胆瘘等并发症;

术前精确评估可保证切缘足够,同时最大可能保留更多的肝脏组织,减少术后肝功衰竭的可能性;

解剖性肝切除可尽量减少对肿瘤所在区域的挤压,避免癌细胞脱落导致的肝内播散和转移。

四、解剖性肝段切除的适用人群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对于解剖性肝段切除适用人群有了共识:

肿瘤在2cm~5cm时,肝储备功能较好,Child-PughA级,则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效果优于非解剖性肝段切除,可减少肝内转移。

肿瘤大于5cm,肝功能Child-PughB级,肝硬化较重,肝储备功能较差患者,不推荐解剖性肝段切除。

当然,为了阐明解剖性肝段切除的真正益处和机制,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2002,35:S72-S78.

,2,

,,M.Cescon,,,,valafterresection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cirrhosis:,18,

林贵.肝肿瘤微血管结构和血供.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257.

IshidaH,IwamaT,YoshinagaK,:,1998,28:822-82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